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践行“三严三实”,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艘披荆斩棘的航船,理想信念就是引领人生驶向正确彼岸的船帆。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如何解放和发展的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有两个方面:一是剩余价值学说,二是唯物史观。前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可调和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科学结论;后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如何创造历史等根本问题。这两个学说的发明,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此,社会主义运动从原来在欧洲游荡的“幽灵”,发展成为蓬勃于世界各地、“星火燎原”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并且诞生了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与各国的具体实际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发展产生了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中国共产党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动力。党的许多创始人就是由于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投入中国革命,并且靠这种坚定的信仰一辈子献身于革命和建设的事业。1936年,毛泽东对埃德加·斯诺回忆说,第二次在北京期间,他热心搜寻那时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和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到了一九二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①]周恩来自己说,他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一九二一年十月才正式决定了。”1922年3月,他致信觉悟社成员:“我从前所谓‘谈主义,我便心跳’,那是我方到欧洲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时的心理,而现在我已得有坚决的信心了。”“我认定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周恩来作为一代伟人,一辈子坚信马克思主义,而且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党的初创时期,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研究工作,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被捕后,坚贞不屈,直到临危之际,他在狱中撰写的《多余的话》也丝毫没有改变他马克思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要说我已经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也是不确的。我的思路已经在青年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他在赠给陈炎冰的一幅照片上写下这样两句话:“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在瞿秋白看来,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就是人的灵魂。最后,他高唱《国际歌》,呼着“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从容就义,表现了共产党人以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为人生价值追求,视死如归、矢志不渝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靠的是无数共产党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为实现信仰百折不饶的努力。张学良晚年在比较国共两党成败原因时深刻指出:“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所以他能成功。”“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而国民党的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中心思想”,蒋介石“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就是他自己……他就是唯我的利益独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写照。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大地上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尽管在1956年以后发生的“左”的错误,但还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靠的是社会主义。”即使毛泽东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从他的本意来讲,是要“反修防修”,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当然,由于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解,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遇了失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重大挫折,这个教训是十分惨痛和深刻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革”结束后,面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旗帜鲜明地高举起“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旗,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一项都不能动摇,动摇了其中一项,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的大厦。”正是由于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尽管发生了国际上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国内出现了1989年春夏之际的政治风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世界上一枝独秀,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和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来指导我们的一切工作,始终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任务。”中国共产党94年的奋斗史昭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立国之本,社会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邓小平深刻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或者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现在还是四分五裂,不但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坦率地说,中国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也搞不成功。这种信仰是一种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党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灵魂,是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及其劳动群众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也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920年10月,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1992年春,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艰难时刻,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其次,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决定的。在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指导思想一元化,正是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指导思想或者主导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指导、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它必然要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地位,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虽然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或主张,能够最广泛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我们党所以坚强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拒绝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党性,就没有资格存身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行列。”
再次,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决定的。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提出思想多元化、政治自由化和经济私有化,特别是彻底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指导地位,搞历史虚无主义,导致党员干部思想混乱,最后被帝国主义国家实现了和平演变,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如果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
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在思想上动摇了这些根本的东西,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合格的领导干部。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崭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宣称:“在20世纪诞生的社会主义,将在20世纪灭亡!”然而,邓小平坚定地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中逆势而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首先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在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的,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继续发展,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推向了二十一世纪,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其次,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其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其根本着眼点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它涵盖了治党、治国、治军和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是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证明了是正确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也经受了改革开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挫折和低潮的考验,证明是科学的真理。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再次,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些制度和具体体制,是我们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而且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它们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追求民主、法制和公平正义的本质属性。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
我们之所以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还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当然,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必须是发展的社会主义。任何停滞的、僵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